這兩天,中科院院士、中國遙感界權威專家李小文成了網絡紅人。他紅不是因為他的學養和成就,而是因為他的一身打扮:一襲黑衣、一雙黑鞋,沒有黑襪———這位爺光著腳穿著北方俗稱的懶漢鞋,蹺著二郎腿,泰然自若地坐在講臺上作學術報告。
  為什麼這身打扮能紅呢?尤其是李爺那種一切淡然的神態再來這麼一身,再加上傳說李爺一天一斤二鍋頭的海量,網友們驚呼,這不是《天龍八部》中的“掃地僧”重現當代麽?
  李院士這種範兒之所以驚世駭俗,是因為咱們中國世俗界這些年來找不著範兒了。乍暖還寒時節,最難將息;乍富還貧時候,最難穿衣。銳圓講的“乍富還貧”是指中國這三十年整體的概況,三十年過去,中國人的衣著打扮和精神面貌當然都發生了變化,這變化有好有壞,有著調的有不靠譜的,有乍看是那麼回事,但細琢磨又不對味的,總之是改革開放春風來,桃花梨花胡亂開。尤其是所謂成功人士的衣著品位,經常讓人感覺到他們是只穿貴的,不穿對的,不光要把所謂“世界十大著名品牌”的logo亮出來,還恨不得把價格標簽也一直穿在身上。大商巨賈固然容易透出暴發的模樣來,就是專家教授也註意整理自己的形象了,搞自然科學的講究西裝革履,宣示舶來之風氣,做人文學科的弄套中式大褂,彰顯國學之淵源。但是,恕我直言,這些年來我發現越是穿著講究的學人,學養好像越欠點講究,多多少有點要靠這一身衣裳包裝和強調自己有學問似的。學武功夫不深的人容易端著架子,所以我們一睹“掃地僧”無我無相的神采,不由得會喝起彩來。
  聯想到前陣子有些學人追憶所謂“民國範兒”,我仔細琢磨了一下,李小文院士的範兒其實也是一種舊範兒,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知識分子勞動化”改造出來的範兒,這種範兒和民國範兒相比,工農化了,粗糙化了,不太講究,過於朴素,甚至朴素得有點自虐,在政治運動時代咬定學術不放鬆的那一批人,不管是經過改造的還是在紅旗下培養的,從衣著看他們和看門房的老大爺一個樣,但是冷眼望上去還是不一樣,可能這就是所謂的“腹有詩書氣自華”吧。那個時代,全中國人民都是“藍螞蟻”,每個人的氣象可以說不需要衣著的包裝完全通過內在的修養而有不同——— 這倒像是一個不以衣冠取人的時代。
  不論是民國範兒,還是李院士的範兒,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對自己肚子里的學問有自信,對世俗只重衣冠那一套壓根不在意,是真名士自風流。爺的氣質氣概和氣場在那兒,穿什麼都搭,穿什麼都配,再升華一點講就是有風骨而無媚骨,不媚上也不媚俗,什麼場合都泰然自若,平靜祥和。
  為李院士喝彩的年輕人若想學到這種氣象,無他,唯多讀書而已。不信你也找雙懶漢鞋穿上試試,望之不似名士而只能是個邋遢鬼而已。 □銳圓  (原標題:[街談]李小文院士的範兒)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e91yefca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